刚才在网上读了“沙粒上的舞蹈”的一篇博客《想月》,一是佩服作者才情,二是引出共鸣。在对方的博客上“和”了一首诗。想想中秋那夜,咱这里也是一个无月的中国秋,心情也有些怅惘,当时就没想到要“呻吟”一下,今见别人“呻吟”,自己也就同病相怜了。可见作诗要比“和”诗难些。
现在有了“作品”,一是得意,二是感激——真个是:没有沙的舞蹈,哪有影的歌呢?作此记为序,并附“沙的舞蹈”、“影的歌”于后。
想月 (沙的舞蹈)
雨织轻愁柳酿烟,
西风夜夜上吟鞭。
遥猜月亦想思久,
眉眼弯弯瘦若弦。
中秋无月思月明 (影子的歌)
雾派迷蒙柳派愁,
秋风今夜侵西楼。
绿消红瘦病清照,
月洒相思一地柔。